| | |

東岸公園

銅鑼灣東岸公園位於香港島砲台山,是都市𥚃的一個看海與休閒的地方。這裡不僅提供了市民和遊客一個放鬆的好去處,也是攝影愛好者的熱門打卡地點。

前往東岸公園的交通非常方便,可搭乘港鐵至砲台山站,從A出口出站後橫過對面馬路,沿電氣道往西南方向行,到屈臣道右轉,一路直行便到達。全程約步行9分鐘。若從天后站出站約需行10分鐘,從銅鑼灣站出則需步20分鐘。另外多條巴士路線經過銅鑼灣,包括2、5、10、23、25、37等,和綠色小巴40M、56A等也可到達銅鑼灣。

東岸公園的前身是一片工業區,隨著城市發展,這區域逐漸轉型為綠地公園。公園的設計融合了現代與自然元素,旨在為市民提供一個舒適的休閒空間。觀景台位於防波堤上,沒有欄桿設施,讓遊客可以無障礙地欣賞維多利亞港的全景。防波堤上設有長椅,方便遊客休息欣賞景色。公園另設有多條步道,兒童遊樂設施,草坪區和雕塑區,適合不同年齡層的遊客。

Similar Posts

  • | | |

    啟德體育園週邊探索

    啟德體育園是一座融合運動、休閒與藝術的城市地標,園內擁有可容納五萬名觀眾的主場館,週邊設有三座啟德零售館。零售館內店鋪林立,包括知名品牌如 GU、UNIQLO、莎莎等,提供多元化的購物及餐飲選擇。此外,園區還擁有豐富的綠化空間及長達2.8公里的海濱長廊,為都會居民提供了休閒放鬆的理想之地。 當晚,園區未舉辦任何活動,週邊未實施人流管制。稀少的人群使園區顯得格外安靜,成為悠然漫步的絕佳場所。隨著夜幕降臨,園區的鋼骨結構在深藍色的夜空中宛如銀色巨龍般蜿蜒閃耀,其燈光設計更是添上了一抹未來感。零售區的藝術燈飾流光溢彩,色彩斑斕,令人如同置身於一場夢幻的光影盛宴。徘徊其中,拍攝迷人的夜景,吹拂夜晚的微風,令人倍感自在。 交通方法:啟德體育園的地理位置優越,前往非常便利。您可選擇搭乘港鐵,於啟德站D 出口下車,步行約十分鐘即可抵達園區。

  • | | |

    慈山寺- 七十公尺高觀音像

    慈山寺位​​​​於香港大埔區東慈環宇門路88號,在吐露港北側屏風山南坡,可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前往寺院,包括從港鐵大埔墟站搭乘專線小巴路線20T、20B、 20C或NR532、或巴士75K、275R 以及的士。 慈山寺的建築風格借鑒了唐、北宋、遼、金時期較莊重、典雅的風格。寺由正門、彌勒殿、大佛殿三座沿中軸線排列的主要建築組成。每棟建築和相關庭院都位於山上的平台上,與周圍的走廊界限分明。 寺院最重要的建築材料包括深色非洲紫檀木、波浪白灰色花崗岩、大理石和青銅。 寺院坐落在丘陵地帶,前方可看到廣闊的海景。慈山寺後方是八仙嶺,前方是船灣淡水湖。該遺址擁有鬱鬱蔥蔥的綠色植物和讓人想起唐代的傳統寺廟結構。寺院的核心由沿著中軸線排列的三座主要建築組成。每棟建築和相關庭院都位於山上的平台上,周圍的走廊界定清晰。在另一條從大庭院分支出來的軸線上,信徒們穿過宇宙門,就會看到巨大的觀音像。 慈山寺自開放以來,我都未曾到訪過,或是因預先的登記名額已約滿,或是自己未能安排時間到訪,也許是緣份未到。這天意外地原先滿額的預約忽然有空位,加上我時間又許可,於是隨緣到訪,隨拍留影。原來慈山寺佔地比我想像中小,慢慢地走走拍拍照,兩小時的遊灠已足夠。比較特色的是觀音聖像區,有一條筆直廣場大道往七十米高觀音聖像,聖像前方有一銅器皿,給信眾作“供水”之用。 請注意,為了確保參觀品質、遊客安全以及寺院的神聖性,寺院實行遊客登記制度。請先透過寺院的線上登記系統進行參觀登記。

  • | | |

    蘭桂坊的萬聖節體驗

    蘭桂坊位於香港島中環的中心地帶,搭乘港鐵、巴士或的士等大眾運輸工具可輕鬆抵達。若搭乘港鐵,可於中環站D2 出口出站,沿德己立街直行,約3 分鐘便抵達。 如果您正在尋找刺激有趣的萬聖節體驗,蘭桂坊是香港最受歡迎的夜生活區。 您可以光顧該地區的各種酒吧、餐廳和商店,提供不同的美食和體驗,以滿足您的口味和預算。 每年萬聖節期間,蘭桂坊都會化身為鬼魅奇觀,吸引成千上萬的當地人和遊客。 不要錯過穿上你最好的服裝,加入蘭桂坊街道上參加派對的人群的機會。 從可怕的小丑和殭屍到超級英雄和名人,您會對創意和精緻的服裝感到驚訝。 由於活動期間人潮密集且街道狹窄,請留意警方實施的人群安全管理措施及特別交通安排。 您應聽從警方的指揮,並耐心排隊進入該區域。 由於人群較多,家長應多注意進入該區域的兒童的安全。 蘭桂坊是香港獨特的文化區,提供難忘的萬聖節體驗! 🎃 我今年萬聖節都會和攝影朋友再到蘭桂坊拍照,如果你剛好也計劃萬聖節到此一遊,我可以順便替大家免費拍照留念。

  • 漂流日記 #01|燈籠洲燈塔

    曾幾何時,公司因一位同事即將退休,我被調派接手他負責的香港海岸工作。記得上任第一天,他語氣輕鬆卻帶點辛酸地對我說:「我辛苦了這麼多年,終於等到退休。以後就辛苦你了。搭船的日子真的不好受,海島也沒什麼好地方吃午餐。不過你放心,我們有位可靠的助手,你可以把所有戶外工作交由他統籌、指派及帶領。你只需留在冷氣房裡做文書就行了,我多年來也是這樣做。」 對於我這種天生不怕搭船、熱愛大海的人來說,這份工作正是上天的恩賜。我抱持感恩之心,決心親身走訪每一處我負責的地點,把每次任務都做到最好,以回應這份天賜的優差。我的漂流故事亦從此展開。 這次出訪的目的地是燈籠洲燈塔——一個前輩從未踏足的地方。為了節省時間,我和同事先乘車前往青龍頭碼頭,再轉乘船前往燈籠洲。燈籠洲其實就在馬灣旁邊,只是沒有公共交通工具直達。到達後,同事們忙於視察周邊環境,而我則負責拍照記錄,邊走邊拍,沿著山路緩緩而上。途經一座荒廢小屋,被樹根盤纏,頗有特色,便順手拍照留念。沿途看不到雀鳥或蝴蝶,但螞蟻倒是挺多的。 走到山頂時,看見一道閘門被鎖上,閘門上掛著金屬牌匾,簡要介紹燈籠洲燈塔。我透過鐵網空隙窺望燈塔——它由鋼架建成,旁邊是管理員宿舍。正當我苦惱如何靠近燈塔拍攝時,同事們忽然走來,從口袋掏出一把鎖匙,笑說:「我們可是工作人員,這燈塔的鎖匙我們有的。」瞬間,原本遙不可及的燈塔,竟成為我們眼前的探訪之地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