漂流日記 #01|燈籠洲燈塔

曾幾何時,公司因一位同事即將退休,我被調派接手他負責的香港海岸工作。記得上任第一天,他語氣輕鬆卻帶點辛酸地對我說:「我辛苦了這麼多年,終於等到退休。以後就辛苦你了。搭船的日子真的不好受,海島也沒什麼好地方吃午餐。不過你放心,我們有位可靠的助手,你可以把所有戶外工作交由他統籌、指派及帶領。你只需留在冷氣房裡做文書就行了,我多年來也是這樣做。」

對於我這種天生不怕搭船、熱愛大海的人來說,這份工作正是上天的恩賜。我抱持感恩之心,決心親身走訪每一處我負責的地點,把每次任務都做到最好,以回應這份天賜的優差。我的漂流故事亦從此展開。

這次出訪的目的地是燈籠洲燈塔——一個前輩從未踏足的地方。為了節省時間,我和同事先乘車前往青龍頭碼頭,再轉乘船前往燈籠洲。燈籠洲其實就在馬灣旁邊,只是沒有公共交通工具直達。到達後,同事們忙於視察周邊環境,而我則負責拍照記錄,邊走邊拍,沿著山路緩緩而上。途經一座荒廢小屋,被樹根盤纏,頗有特色,便順手拍照留念。沿途看不到雀鳥或蝴蝶,但螞蟻倒是挺多的。

走到山頂時,看見一道閘門被鎖上,閘門上掛著金屬牌匾,簡要介紹燈籠洲燈塔。我透過鐵網空隙窺望燈塔——它由鋼架建成,旁邊是管理員宿舍。正當我苦惱如何靠近燈塔拍攝時,同事們忽然走來,從口袋掏出一把鎖匙,笑說:「我們可是工作人員,這燈塔的鎖匙我們有的。」瞬間,原本遙不可及的燈塔,竟成為我們眼前的探訪之地。

Similar Posts

  • | | |

    啟德體育園週邊探索

    啟德體育園是一座融合運動、休閒與藝術的城市地標,園內擁有可容納五萬名觀眾的主場館,週邊設有三座啟德零售館。零售館內店鋪林立,包括知名品牌如 GU、UNIQLO、莎莎等,提供多元化的購物及餐飲選擇。此外,園區還擁有豐富的綠化空間及長達2.8公里的海濱長廊,為都會居民提供了休閒放鬆的理想之地。 當晚,園區未舉辦任何活動,週邊未實施人流管制。稀少的人群使園區顯得格外安靜,成為悠然漫步的絕佳場所。隨著夜幕降臨,園區的鋼骨結構在深藍色的夜空中宛如銀色巨龍般蜿蜒閃耀,其燈光設計更是添上了一抹未來感。零售區的藝術燈飾流光溢彩,色彩斑斕,令人如同置身於一場夢幻的光影盛宴。徘徊其中,拍攝迷人的夜景,吹拂夜晚的微風,令人倍感自在。 交通方法:啟德體育園的地理位置優越,前往非常便利。您可選擇搭乘港鐵,於啟德站D 出口下車,步行約十分鐘即可抵達園區。

  • 漂流日記 #02|橫瀾島

    小時候常聽收音機廣播:「橫瀾島吹東南風二級,能見度二十公里……」這個名字,對年幼的我來說既陌生又遙遠。沒想到,數十年後的某一天,我竟踏上了這座島嶼,展開了自己的漂流日記。 這天早上,我們從中環公眾梯台碼頭啟航,沿着維多利亞港向西前進。天氣不算理想,陰雲密佈、霧氣瀰漫。儘管如此,我仍不忘拍攝沿岸風景,記錄這段旅程。 由於維港有航速限制,船隻時速僅約十二海里(約二十二公里),我們花了半小時才駛過佛堂門。此後海面開始變得波濤洶湧,過了東龍洲後更是一片茫茫。 再航行約半小時,我隱約看見遠方的橫瀾島。再行十分鐘,我們終於抵達目的地。 島上最具代表性的建築是橫瀾燈塔,編號102。燈塔旁原有職員宿舍,現已荒廢。另一座建築名為「霧角」,過往當島嶼被濃霧籠罩,就會響起警號,提醒來往船隻避開礁石。 附圖所見是「霧角」建築,左上角凸出的圓形物體便是發警號的喇叭。 到達後,我們即投入工作。由於部分內容不便公開,還望見諒。

  • | | |

    舂磡角砲台- 香港島南端的天涯海角

    舂磡角砲台位於位香港島的最南端,三面環海,景色壯麗。砲台建於1938年,當時曾設兩把 6 吋口徑大砲,扼守香港島南面的海岸線。戰後其中一座砲台獲保留,並改建成舂坎角砲台公園,並保留了標誌性的半圓形建築外觀。另一座則於90年代初被拆卸,原址則重建為慈氏護養院。 舂磡角砲台交通亦算方便,可以在中環交易廣場,乘坐前往赤柱市集的 6X 巴士,在中途的舂坎角海灘站落車,下車後由迴旋處轉入舂磡角道,靠著車道一旁前進,經過慈氏護養院後,再走入舂磡角道,靠著車道一旁前進,經過慈氏護養院後,再走斜路約8度的向下路,便可到達一段可到達約8度的斜路,便可到達一段可到達約8度的向下路,便可到達一段可到達約8度的斜路,便可到達一段可到達約8度。行車需時約40分鐘,另步行需時約20分鐘。 可以在柴灣港鐵站搭乘16A小巴,前往舂磡角慈氏護養院,下車後步行約10分鐘。而我卻選擇從赤柱步行前往,大約需要30至40分鐘。從赤柱廣場出發,沿著赤柱灘道步行,然後轉入舂磡角道,沿途留意路牌指示,大約需要30至40分鐘。 這裡環境寧靜,適合散步、拍照,靜靜地欣賞海景,放鬆心情。由於附近沒有餐飲設施,建議自備食物和飲料。

  • | | |

    蒲台島- 香港最南端的小島

    蒲台島位於香港的最南端的一個小島。這裡風光如畫,靜謐美麗,是個山愛好者和攝影朋友的好去處。 前往蒲台島的主要交通方式是搭乘街渡,一向平日只在週二和週四各有一班船,最近試辨增加一班週五船班。而在週末、週日和公眾假期則有較多班次,時間表請參閱本筆記的照片或參閱運輸署的綱頁。若從香港仔出發,船程約需時50分鐘。從赤柱卜公碼頭出發的船程約30分鐘。 蒲台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青銅時代,島上發現的摩崖石刻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。島上最早的居民之一是富商巫少棠家族,他們在1930年代建造了巫氏古宅,這座古宅至今仍屹立在山坡上,見證了島上的歷史變遷。此外,島上還有些獨特打卡位,​​如僧人石和靈龜石:這兩塊形狀獨特的岩石分別像僧侶和靈龜,充滿禪意。佛手岩:這塊岩石經過風化後,形成了五指巨手的形狀,非常壯觀。南角咀燈塔:位於島的南端,又稱126燈塔,這座白色燈塔是拍照打卡的熱門景點。天后廟:主奉海神媽祖,每年農曆三月廿三的天后寶誕是島上的年度盛事。 若要環島繞一周約需時3小時。若想簡單隨意地走走,可以從碼頭出發,經摩崖石刻,佛手岩,靈龜石、僧人石,到南角咀燈塔,然後折返碼頭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